在告别高周转、高杠杆的粗放式发展后,如何在行业寒冬中赢取发展新机遇正成为房地产企业的“必答题”。
12月16日,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SEEC)、和讯网财经中国会主办的第十九届财经风云榜第十二届地产金融创新峰会在上海举办,“旨在引领企业准确把握时局,凝聚行业力量,走出迷雾,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业界看来,房地产行业过往多年高速增长所依靠的土地红利、人口红利、金融红利等正在逐步消失,而自今年以来,叠加来自政策和市场压力,地产行业更是加速迈入存量洗牌期,那么房企又将如何面对行业变局呢?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分析称,“房地产企业采取合适的经营策略,始终把风险防范放在首位,绷紧这根弦的企业不会出太大问题。”其同时表示,中国房地产从体量到容量到结构到升级过程,前景仍然看好。
天风证券研报也认为,“近期管理层密集表态引导行业中长期走向更为规范的平稳健康发展期,短期政策调整缓解销售悲观预期,保障性租赁住房对冲潜在开发投资下行,推动行业重回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而在当下城市化改革与共同富裕的背景下,绿色建筑、产业地产正成为房企角逐未来的新“发力点”。
在朗诗绿色科技董事长田明看来,由于建筑覆盖面广,将成为碳中和的最后一个重兵战场,房地产的政策调整不管后续如何,碳中和都将深刻地改变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不再会像以前那样狂飙突进发展,将走上长期可持续尤其是低碳发展的道路。
除了契合双碳发展战略的绿色建筑赛道外,引领地方经济发展重要抓手之一的园区经济,也再度受到房企关注。
由于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产业地产被视为“啃骨头”的领域,但近年来,越来越多住宅开发商成为入局者,上海临创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明星分享称,这是因为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领头羊。
刘明星在发言中指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园区的面积大概占整个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到二,但是贡献了整个GDP的十分之二到三,其认为,“这个效率是千倍的”。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数字化、区域协调以及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中指研究院认为,这些均为产业新城运营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契机。
中指研究院同时认为,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上市、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释放,打通了产业园区退出渠道,有效地实现了产业园区的“投融管退”。“随着顶层政策的持续完善,产业新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世邦魏理仕此前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中国商业地产市场表现》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包括物流设施、商务园区、工业厂房、数据中心等在内的各类产业地产大宗交易总额超过340亿元,创历史新高,上述报告指出,未来5~10年将进入中国产业地产发展的黄金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地产入局者激增,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同质化、融资难、利润率较低问题也受到行业关注,产业地产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路在何方?
金科产业集团副总裁王东升表示,“从产业端来看,企业只有三条路,一种是有能力构建生态,一种是加入其中,要么就是被边缘化,这是每家企业必须要面临的路径选择。”
“未来不仅要站在资产投资的角度去理解产业园区,更要站在产业化的角度去理解,”兴业证券固定收益业务总部创新发展部负责人刘晨曦就此分析称,“更好地整合资源投入到特定竞争优势的园区里面,让园区的集聚性和规模效应更强,是未来产业园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