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泰兴市滨江镇蔡桥村中曹组的一处建筑工地,“新晋”建筑工人张某峰正在社区民警的指导下,用手机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登记个人信息。
民警告诉记者:“相比于以前人工采集,扫码登记会使流程更加方便、快捷,登记率也会显著提高,使民警在工地的治安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建筑工人是城市的缔造者,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风俗都不一样,管理难度大,让建筑工人在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也给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有挑战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创新。今年,泰兴市公安局主动把脉建筑工地警情特征,针对建筑工地人口特点,用智能化手段创新性开发二维码门牌自助录入系统,协调住建局,在开工前就将地址二维码张贴到工地,由外来务工人员用 手机扫描门牌二维码,实现自助登记,自动推送给社区民警,由民警在线登记,既实现了“零”漏登,又确保了初始信息的准确性。
泰兴市公安局专门开发建筑工地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平台。此平台将工地人脸打卡数据,实时上传至平台,公安机关实时掌握来泰、离泰人员情况,同时可服务于社保部门,强化对工资发放等涉及外来务工人员公益的辅助监管。

除了利用智能化平台,今年以来,泰兴市公安局还实施了多项新举措:如建立警企联动机制,动态把脉建筑工地矛盾纠纷,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建筑工地可能出现的噪音扰民、工资发放不及时等不稳定因素,做到快速发现、快速处置;建立工地警务服务站,做好诈骗防范、二胎生养等涉及建筑工人合法利益的公共服务,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急难愁盼;强化部门之间的联合协作,明确专人专责,逐层逐级落实管理责任;通过数据共享,摸排工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结合疫情防范长态化的要求,协调住建、应急、卫健等部门开展主动上门,对工地安全生产、消防、防疫等情况逐一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截至目前,泰兴市的流动人口已达1.4万人,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登记及时率、准确率提高到98%;今年以来,公安机关先后破获建筑工地盗窃案7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名、发现并抓获网上逃犯5人;建筑工地治安、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5%、23%;排查化解各类纠纷235起,工地警情同比下降18.3%;发现整改安全隐患372处,全市建筑工地实现“零事故”;适时发现、防离疫情重点地区来泰务工人员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