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快讯首页 频道列表

崔愷:对于国际大师的非理性作品,中国建筑师要站出来说话

2021-07-01 18:575050

“4月13日,国家发改委在官网公布了《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在‘优化城市空间治理’条款下提出,严禁建设‘丑陋建筑’。”

这条新闻一经发布,立刻上榜热搜,反映出公众对于城市风貌以及丑陋建筑现象的热切关注。如何定义“丑陋建筑”?丑陋建筑为何屡禁不止?面对乱象,建筑师应当有何担当?......

6月15日,建筑畅言网带着网友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创新科研示范中心专访了崔愷院士。

崔愷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照片由建筑畅言网拍摄)

主张将“丑”和“差”的建筑区分开,禁止“丑”,帮扶“差”

您对丑陋建筑的定义是什么?丑陋建筑能被禁止吗?

崔愷:针对丑陋建筑的定义,住建部征求意见时,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讨论。我的提议包括非理性,违反结构、违反功能,并给人带来不好的联想。

对于丑陋建筑的成因,部分是由于甲方或地方领导一定要赋予建筑一个说法。应该在条文中规定,不应刻意要求标志性建筑一定要有某种象征性的说法,可避免许多具象建筑的产生。另外,我发现丑陋建筑很多都和文旅有关系。常有文旅项目设计师为商业利益,诱导甲方选择具象建筑方案,脱离文脉,打造出巨大的夸张的雕型式。对于此类以文旅为目的打造的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的建筑,应该重点进行审查。

我主张将“丑”的建筑和“差”的建筑区分开。“丑”的建筑是一定可以被禁止的。对于存在争议、涉嫌“丑”的标志性建筑,可采取分级上报备制度,交由知名建筑专家组成的建筑设计学术委员会进行严格把控,制止丑陋建筑的产生。

陕西宝鸡联盟大桥,上榜2020年中国十大丑陋建筑 (图片:互联网)

由于各地设计水平、投资水平、社会对建筑的认知程度不一致等原因,“差”的建筑很难被禁止。例如屡禁不止的仿欧式建筑,其实不光在中国,在东南亚、中东等发展中国家都很常见。尽管与地域性相矛盾,但这类建筑属于“差”的范畴,还没到“丑”的层级,不能简单地禁止或拆除,会造成很多浪费,随着城市更新可以逐步改善。

有人建议应当开设培训班,提高政府领导的建筑审美水平。我觉得不一定管用,也很难做到。另外,“差”建筑数量多,也应该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在方案比选和竞赛评选中尊重专家评审意见,再加上推行建筑师负责制,在重点片区采取责任建筑师等制度,会有助于提升建筑的品质,减少“差”建筑。

充分肯定丑陋建筑评选的积极意义,上榜建筑的评价要深入而全面

2021年,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已连续举办12届,从线上投票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年度建筑评论事件。您对评选活动有什么评价和期望?

崔愷:刚开始,同行和业界的确对丑陋建筑评选这种不同的声音有一些疑虑。但是过去十一年,评选逐步成为具有积极意义影响较大的事件,实现了对全国建筑创作的社会监督。

去年,中央层面进一步关注丑陋建筑现象,充分肯定了评选的积极作用。住建部结合去年“贪大、媚洋、求怪”丑陋建筑现象,组织行业专家讨论,希望建立一种机制保证不再出现“丑”建筑。我相信,有了中央、部委、行业的肯定,丑陋建筑评选定能越办越好。

在肯定评选意义的同时,我想补充一点建议——尽管丑陋建筑评选是一种公众性的评选,但对于最终上榜前十的项目,专业性的评审意见还是要更加深入,这有利于提高公众对于建筑的理解。除了形式夸张、语言混杂,评审意见要从我国的建筑指导方针适用、经济、美观、绿色等要素做相对全面的考量,让公众对建筑美丑有多层级的认识,营造理性的讨论氛围。

广州恒大足球场 方案修改前后对比图 (图片:互联网)

比如以“大莲花”(广州恒大足球场)为例,其实该设计的建筑结构和空间逻辑都比较理性,但其形式的表达太夸张和艳俗了。如果在节庆期间秀一下也还是可以的,但作为常态就不行了。后来我们提了意见,使其外形符合建筑美学和结构逻辑,其实无需大的调整就能改好,关键是态度问题,是价值观问题。

重庆来福士 (图片:互联网)

对地标建筑的评价应该要更客观和全面。2019年丑陋建筑评选榜首的重庆来福士,我认为可以再做讨论。我正在做的附近的老朝天门改造,多次实地考察。客观而言,项目拆迁量太大,只有建这种超高层才能平衡投资。不少市民必然会对其强势的建筑形态有意见,这可以理解。尽管设计未必有多好,但它并非刻意追求高,是经济发展、城市更新进程中的理性结果,而且建筑的姿态也并不太夸张,的确算不上“丑”。

建筑创作的价值观是鉴定丑陋建筑的首要因素

对于建筑的美丑,有人认为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另外,要把创新和标新立异区分开。您怎么看?

崔愷:建筑评价不能只以形式为优先因素,而要看创作立场是否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建筑创新是按照绿色、节能、环保以及文化传承方向,就不会走到丑陋建筑的地步,也不太会被误解。那么对于创新和“创丑”,什么时候会出现误解呢?当创新是为了一种吸引眼球的形式,而且是非理性的形式,建筑的价值观不当,为了形式耗费了过量资源和成本,这种美也只停留在建筑形态上,跟结构、文化没有真正关系,甚至与功能存在矛盾,这种创作方式的结果就可能出错,出差、出丑,虽然也可能出美,但那是一种表面的、浮躁的,经不起时间考验的病态美。

对于国际大师的非理性作品,中国建筑师要站出来说话

根据每年我们评选活动的反馈,有一些公众一致认可、无法容忍的丑陋建筑。这类破坏公共视野的建筑,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面对甲方压力,建筑师如何保持自律?

广州融创大剧院(图片:互联网)

崔愷:建筑师的自律是非常重要的,要有所不为。我做的项目很多是文化建筑,也经常会碰到这类找说法的要求。但我的态度是不能没有底线,一味迎合,我们有能力找到既有“说法”,又不牵强,与建筑空间、结构的特色相结合,建筑本体也与环境实现融合。有意思的是,我听说一些争议建筑(比如去年丑陋建筑评选第一名的广州融创大剧院)其实出自于外国建筑师。实际上,这些相当有名气的事务所都是有水平的,必定知道什么是好的。但或许逼于无奈,也可能有意为之,总之最终的设计结果体现了其不负责任的恶搞!当下的国际形势可以看到对于中国的发展,一些西方政客其实一直有某种歧视性、敌对性的态度。我们今天更清楚地认识到,东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仍然会有潜在的矛盾。这种矛盾与人性有关,从贫富悬殊到几乎比肩,西方人不接受这种变化。一些地方领导还不能清晰认识到这点,

一味贪大求洋,甚至在许多重大项目中指定必须由国际大师做。总体来讲,国际大师来中国创作,大部分是为了利益,其名气并不依赖于中国的项目。当然,也有一些有责任感的外国建筑师,嘱咐我们不要盲从欧美,传承、保护自己的建筑文化。

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 (图片:互联网)

我认为,如果要请国际上的大腕建筑师来,我们应该先提出绿色、生态保护、和地域文化传承的要求,也要明确造价和成本控制的要求,在这些前置条件下他们是有办法的,水平也不低,可以做出优秀建筑。可是当你要求他做假大空的建筑,对方是无所谓的,在作品集中不介绍该项目就行。怎样禁止这种现象?就像日本建筑师可以否定东京奥运会的扎哈方案。虽然方案并不真丑,但造价太高,跟环境不协调。我们中国建筑师也要站出来说话,这是民族自信的体现。

本土设计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您对“本土设计”有哪些思考?

崔愷:做好的建筑,路径有很多。本土设计研究中心是一个宽泛的思考平台。因为建筑跟场地是相对固定的关系,我们的基本设计立场是希望建筑同土地环境、景观环境、既有建筑环境、当地气候特点能很好地吻合。这个立场对建筑形式并没有排他性,换句话说所谓的本土建筑也没有固定的形式语言。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照片由建筑畅言网拍摄)

最重要的一点是项目建成后,应该跟自然环境、既有城市建筑相协调,构成互相尊重的对话。在此前提下,可考虑业主需求,这是功能性要求;考虑绿色环保,这是今年国家的战略要求。所以我们有很多建筑师正在做新绿色建筑研究。建筑师还要考虑城市公共利益,不能为少数人服务;虽然是公司办公楼,也要尽可能同城市界面亲和一点;创造一些空间,让普通百姓可以享受。这是我们评价建筑有没有社会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是乡村建筑,就要保护田园少占耕地,还要让村民参与,引导村民提高对本地文化的认知,改善自己住宅的同时留住乡愁。我们本土设计既有大的价值观,又有针对每个方向、不同层级、多样性的设计策略,引导建筑师思考把建筑做得有特点。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创新科研示范中心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我们希望根据国家的生态目标,通过推导绿色建筑,让大家更积极地讨论气候问题、绿色生活问题。尤其在后疫情时期,绿色开放空间显得十分难得。在经历居家隔离后,大家都觉得与其在封闭的大建筑里,不如去野外走一走。建筑应该响应公众的这种需求。就像我们所在的创新楼,室外有很多台阶,还有屋顶花园,这些开放环境比玻璃幕墙造型更有情感,是员工午休、接待客人的理想场所。

新鲜出炉的绿建实操指南

创建绿色建筑,新手设计师如何入门?

崔愷:建筑如何成为一种可以被学习,可以被引导的过程?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刚编制了《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建筑专业大量采用中国院及我本人的作品案例,设置条目引导设计师关注绿色建筑设计面对的问题及相应策略。在做项目场地设计时,设计师可参照本书,知晓运用何种策略,在场地布局上,协调上位规划要求、生态本底,区域海绵城市、日照设计。以青海玉树康巴艺术中心为例,讲解怎样处理与周围城市肌理的关系;德胜尚城项目,如何实现与德胜门老城楼之间的对话;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构建与大地景观的融合,这些案例都可以提供不同的模式为今后的设计提供有应用价值的方法和思路。

崔愷院士作品 : 康巴艺术中心 (图片: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崔愷院士作品 : 德胜尚城 (图片: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崔愷院士作品 : 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图片:本土设计研究中心)

对丑陋建筑相关责任人要有惩戒,城市空间、建筑设计是可以讨论的问题

如何从制度层面减少丑陋建筑?建筑师应该做些什么?

崔愷:建筑师要加强自我修养,注册建筑师也应该有职业责任。建筑师当然知道什么是丑的。当他们做出丑的东西,我觉得是不能容忍的。从专业角度,行业应该有适当的惩戒办法,比方说通报批评,限制其中报奖项,一定时间内限制其参与投标等等措施,要有代价,不能出了丑赚了昧心钱还偷着乐!

另一方面,可设立国家建筑奖,传播正能量。加强社会宣传,建设国家级建筑博物馆,把建筑精品当作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成为传世的文化载体。

北京卫视《向前一步》节目截图(图片:互联网)

现在有档电视节目——马丁主持的《向前一步》做得不错,旨在解决社区的实际问题,我觉得可以结合丑陋建筑社会话题做节目,让评委站到台面上,甚至也可以让相应的设计师参与辩论。通过现场提问和讨论,扩大传播范围,让大家知道城市空间、建筑设计是可以讨论的问题,并不是专家一否了之,更不是大众起个外号嘲讽一下就过去了。

我常举一个例子,以前参观过一个国外建筑大师作品,有一位讲解人从建筑布局、庭院到室内家具,甚至很多细节陈设都津津乐道,其实这人不是建筑师,讲解只是个人爱好。这让我很惊讶。今天在故宫及其他博物馆,已经有很多志愿者在给游客做讲解,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其实建筑知识也需要普及,但目前对建筑文化精到的解释还很少。像《建筑学报》、《时代建筑》、《世界建筑》这样的专业杂志现在开始对建筑有比较深层次访谈、分析、评论。这些内容都很好,但过于专业,一般人看不到,也看不下去。所以如何将建筑文化知识宣传普及跟社会结合起来,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遇上数字,建筑有了“科技体温”
当建筑遇上数字,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近日,位于省城合肥的中国安全谷项目首栋6号楼顺利封顶,为该项目建设完成按下了“加速键”。在安全谷的建设中,数智化管理是一大亮点。中国安全谷项目,是由安徽省打造的国家科

0评论2024-05-09252

重拾中式建筑话语权 让世界看见中国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0评论2024-04-28288

四川推动建材行业转型升级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日前,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4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有力有序有效做好建材行业碳达峰工作。

0评论2024-04-26217

倪虹部长一行调研参观“好房子”和新城建展厅
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到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大楼调研参观“好房子”科技产业展厅和新城建展览展示中心。驻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宋寒松,副部长秦海翔、王晖,部总工程师江小群等参加调研。

0评论2024-04-25214

天津盘活存量闲置楼宇 调整功能提升效益
近日,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等八部门制定了关于支持盘活存量闲置楼宇调整使用功能有关工作的通知,聚焦提升存量闲置楼宇资源使用效益,促进发展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

0评论2024-04-23225

河南郑州探索住房以旧换新交易新模式
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探索以旧换新的交易新模式,日前,河南省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郑州市促进房产市场“卖旧买新、以旧换新”工作方案(试行)》,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匹配,加快优质商品房供应,逐步形成住房一、二级市场联动与梯次消费效应。

0评论2024-04-23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