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快讯首页 频道列表

青岛打造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样本

2023-12-27 09:461950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城乡建设涵盖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是打造高品质空间、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同时,城乡建设也是一种经济活动,带动建筑业、房地产业、建材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问题已受到广泛重视。为探索形成系统化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体系模式,2020年12月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批复支持山东省青岛市开展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探索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新路径。

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如何在新时期将以绿色理念为导向的城市建设好,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为深入践行国家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历史使命,转变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建设方式,青岛市紧紧抓住全国首个且唯一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重大机遇,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总抓手,围绕绿色金融、绿色生态、绿色建造和绿色生活等重点领域,积极探索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新路径,努力为城乡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青岛样本”。

扎实开展绿色城市建设发展实践

在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期间,青岛市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城乡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

系统谋划,构建要素全覆盖绿色发展体系。青岛市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工作,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加强清单化管理、责任化落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的实施意见》,系统谋划编制城乡建设绿色要素全覆盖的指标体系,把试点工作细化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升绿色生态水平、建立绿色建造体系、增强绿色生活体验4大类32项具体任务。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城市建设绿色发展领域,制定《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7个,发布《青岛市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64个,编制《青岛市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技术导则》等标准导则12个,夯实绿色城市建设发展的制度体系基础。

组团发展,培育各具特色绿色低碳片区典型。发挥青岛市国家战略叠加、重点功能区域密集优势,按照不同城市的不同发展功能,以差异化发展的思路,在环胶州湾城市发展核心区域布局5个试点片区,发挥重点片区辐射带动作用,开展首批青岛市绿色生态城区(镇)创建工作。推动绿色低碳试点示范参与国际化融合,入选全球22个C40绿色繁荣社区试点城市,青岛中德生态园入选C40《全球绿色与繁荣社区》先进案例,成为绿色建筑板块唯一入选的中国案例。在世界建筑师大会、世界城市日、中欧绿色与包容复苏市长对话会、中瑞地方可持续发展论坛等国际舞台上讲好“青岛故事”,发挥中国城市与全球城市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培育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上合示范区”)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验区、中德生态园零碳园区、奥帆中心零碳社区等5大绿色低碳试点片区。青岛自贸片区编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获省政府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以超低能耗建筑为特色,构建中德生态园零碳产业发展综合园区,建设中德未来城、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2个零碳试验区,探索零碳技术的具体实施路径,获得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标识。青岛灵山湾获得首批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第一名,灵山岛成为全国首个“负碳海岛”。国际邮轮绿色港区以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为抓手,推动老港区低碳转型,港产城融合发展。奥帆中心零碳社区作为全国首个既有社区改造零碳社区项目,通过绿色供能逐步实现20万平方米社区能源消耗直接碳排放强度降低至零。

全面建设,统筹全过程绿色低碳项目支撑载体。在基础设施方面,建成胶州湾海底天然气管线,实施市区供热燃煤锅炉“煤改气”。系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新增海绵城市达标面积36.5平方公里。大力修建充换电设备,中心城区公交车在保留必要燃油车作为应急运力基础上全部更换为新能源车。在新建建筑品质提升方面,建立完善全过程政策管理服务体系,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加快高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推广,建成绿色建筑1.3亿平方米,星级标识绿色建筑面积2264万平方米。青岛胶东国际机场T1航站楼、青岛海天中心T2塔楼获得202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新建民用建筑中按照50%的比例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在建筑全过程开展BIM技术应用试点,开工装配式建筑4200万平方米,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2个。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建设、设计、施工、建材、咨询、检测、认证等全产业链发展,推广超低能耗建筑116万平方米。在既有建筑能效提升方面,采用“先干后奖”的市场化机制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将民用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升级为建筑领域碳排放监测平台,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4800万平方米,开展公共建筑能效提升1280万平方米。在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方面,作为全国首批、北方首个绿色建材试点城市,青岛市要求试点项目绿色建材整体使用比例不低于40%,搭建起集智能化设计、建材交易、在线检测、绿色金融、智能档案、监督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建材监管互联网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数字化管控。完成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6亿吨,实现产值245亿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70%以上。

共建共享,增强全民绿色生活体验获得感。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一体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公共服务强功能、生态环境上水平。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打造“最美绿道”“最美公交线路”等网红打卡地,建设绿道286千米、口袋公园129个、立体绿化370处。针对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要求,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城市体检评估常态化工作机制,打造“社区级、矢量化、可交互”的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建成公共停车场103个,新增泊位约3.9万个,7条主要市政道路、42条未贯通道路建成通车。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青岛”,三期规划7条线路全部开工。开启全国首条5G氢燃料车示范线,加速普及绿色低碳出行。

产城融合,带动城市建设全产业链绿色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出台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六条措施和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鼓励企业着力在强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不断拓展产业链高附加值业务领域。巩固拓展建筑业保证保险试点成效,盘活企业资金132亿元,有效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在政府投资项目中规模化推广绿色建材,创新搭建全国领先的“绿色招采”建筑产业互联网交易平台,截至目前入库绿色建材1006个,累计采购各类绿色建材47.14亿元。持续扩大绿色信贷支持绿色建材应用,突破950亿元。在上合示范区加速推进重大引领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6.26亿元的能源岛清洁供能项目和总投资15.66亿元的如意湖景观工程,推动绿色产业集聚发展。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为主的新型建筑产业化发展,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2个,其中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基地10个。作为青岛市创建的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绿色生态城镇之一,莱西市夏各庄镇培育绿色建筑产业园,已投产亿元以上项目29个,2023年实现绿色产业产值28亿元,示范基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打造国内首个零垃圾、零污染、零废水、零废气(废热)、零能耗“五个零生产循环体系”零碳工厂,年处理建筑垃圾的能力可达到500万吨,建筑废弃物100%资源化利用。

金融助力,完善软硬结合的措施保障机制。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金融协同的措施保障机制。聚焦绿色产业导向,推出更精准的财政扶持政策,分门别类制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建筑节能、清洁能源供热、建筑产业化等绿色项目和企业给予资金扶持。灵活运用财政奖补模式,创新采用“先干后奖”、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引导企业参与绿色项目建设。创新政策模式,培育具有青岛特色的绿色金融支撑体系,印发《关于金融支持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广市场应用模式和绿色信贷产品服务等8类措施支持绿色城市建设,打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多模式支持的“组合拳”。深化“政金企”战略合作,为绿色城市发展带来绿色金融支持额度3500亿元。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发挥开发性金融中长期、大额、批发优势,为8条在建地铁线建立融资“银团贷款+绿色债券+创新融资”模式。兴业银行青岛分行创新绿色贷款质押模式,落地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款,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启动绿色建筑预认定与绿色信贷联动,在绿色建筑领域发放70亿元绿色贷款,帮助企业解决绿色建造过程的融资难题。兴业银行青岛分行联合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发放了山东省首笔附带“绿色建筑性能责任险”的绿色贷款,用于被动房高性能幕墙工厂建设。开展绿色保险实践,推出全国首张超低能耗建筑性能保单、全国首个绿色建材领域险种、全国首张“绿色建材保证保险保单”、首张“减碳保”建筑节能保险保单、首张公共机构类“减碳保”建筑节能保险保单,趟出金融力量助推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新路径。

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试点经验

2023年9月,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指导支持下,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工作终期评估专家评审会召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领衔的评审专家组,听取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工作终期评估报告,从碳排放、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街区、绿色城区、绿色乡村和绿色金融7个维度,全面总结评估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认为青岛市全面完成了试点方案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目标,一致同意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工作通过终期评估评审。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围绕以宏观目标为导向的政策环境和实施背景评估、以工作路径为导向的工作完成度评估、以实施结果为导向的实施绩效评估,建立了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总结评估体系,结合实际调研和分析情况,编制形成了《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总结评估报告》,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工作最终评估总分为97.8分。从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要求、青岛实施绩效较高领域以及青岛亮点工作出发,结合总体把控和重点深化两个层次,形成8方面20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认为对全国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顶层强力推动、政府统筹引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着力构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格局,支持青岛市深入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发展,在试点初期制定实施意见及行动计划,试点期间出台各项政策,路线图明晰,政策方针有力。

试点示范引领,重大项目落地。试点初期按照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理念重点布局5大绿色低碳试点片区,试点期间不断深化,支持各片区先行先试、创新探索,形成上下协同、多点联动、各具特色的试点矩阵,实现重点片区辐射带动城乡建设精细化发展。

金融创新托底,强化风险管控。构建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城市建设发展的政策体系,以建筑为突破口重点发力,启动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协同推进机制,发放绿色贷款支持绿色建筑项目建设。

体检评估先行,经验总结推广。融合绿色城市发展目标,将城市体检作为“绿色城市建设发展”和“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的重要措施,建立城市体检评估常态化工作机制,精准查找城市发展短板弱项和市民急难愁盼问题,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强化成果转化应用。

全过程推广绿色建筑,智能化提升绿色建造水平。实现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竣工、运行全过程监管,将实施绿色建筑要求纳入《建设条件意见书》,将绿色建筑星级纳入土地竞拍品质指标,积极推广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开工建设零碳建筑、产能建筑。搭建绿色建材招采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平台,推动绿色施工示范项目落地。

关注人民需求,改善生态环境。打造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生活舒适度和绿色体验感并重的城市高品质场所。见缝插绿推进口袋公园、城市绿廊、立体绿化建设,注重生活舒适度和绿色体验感,丰富城市绿地景观色彩和层次,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开展海域、海岛、海岸带以及“蓝色海湾”整治等一系列工作,突出海洋特色。

强化创新驱动,推进循环利用。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利用,积极推进再生水利用及垃圾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发展,构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系统化方案,坚持制度引领,注重源头监管。打造零碳工厂,探索建筑行业减碳路径,建设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零排放产业园,资源利用效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完善绿色设施,建设美丽村居。总体统筹、试点先行,完整构建美丽村居顶层设计。优化乡村居住卫生环境,完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立健全日常检查调度督导机制。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改造、天然气改造、秸秆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建设空气清新、环境宜人、生产可持续的现代化乡村。

深化落实“四好”建设目标

青岛市将坚持宏观布局与微观落实相结合,坚持系统谋划和因地制宜,坚持共建共享,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双轮驱动。健全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协同推进各项工作,促进行业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擦亮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底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创造美好环境。

结合新时期新要求,大胆创新实践,持续总结经验,加快升级步伐。建立完善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措施,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为老百姓提供更舒心满意的建筑产品为核心基点,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城乡建设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加大科技成果集成创新力度,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的惠民实用技术。统筹规划、设计、建设、运维全过程、各环节,努力建设一批功能好、性能好、质量好、适应性好的好房子样板,一体化推进绿色建材、绿色建造、绿色建筑、绿色城区,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从点到面打造升级版国际化绿色城市。

未来,青岛市将继续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落实新战略,打造新引擎,在全国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大局中履行更多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家居装饰板块震荡走高 亚振家居2连板
家居装饰板块震荡走高 亚振家居2连板

0评论2024-05-1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