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快讯首页 频道列表

工业强基 数智赋能 加快打造智能建造“青岛样板”

2025-01-13 14:072500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坚持“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聚焦“五实”精准发力,大力发展智能建造,以科技创新创造新优势、塑造新动能、发展新产业,积极培育建筑业新质生产力,努力为全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岛力量。

聚焦“政策有实效” 强化制度保障标准支撑

建立体系抓统筹。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高位推进。2023年5月,印发《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智能建造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高标准推进试点落实、加强工程项目数字化协同、增强科技产业支撑等7方面18项重点任务。2023年6月,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行政审批等部门和区(市)政府组成的智能建造工作专班,建立起市级部门横向协作、市区两级纵向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推进格局。

健全政策促落地。2023年以来,以《青岛市推动智能建造发展暨“建设工程一张图”工作方案》为指引,针对行业转型、项目管理、产业培育等,配套实施《青岛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通知》等20余项政策文件,鼓励各区市、行业企业发展智能建造,形成数据共享、业务覆盖、应用融合的政策保障体系。2024年5月,印发《青岛市“好房子”建设技术导则》,明确要求设计、生产、建造、交付、运维全过程推广BIM技术,以新型智能建造方式提升住房建设品质。

完善标准强引领。2022年以来,通过组织开展智能建造标准体系课题研究,从技术标准层面为行业转型发展厘清发展需求。项目培育方面,制定出台《青岛市智能建造项目评价指标》和实施方案编制指南,指导开展智能建造策划和效果评价。智能工厂建设方面,印发《青岛市智能建造生产企业评价指标》,引导生产企业加快由“数控”到“智控”转型。BIM应用方面,编制《青岛市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导则》等5项技术导则,建立起全市统一的BIM技术标准。智慧管理方面,编制《青岛市建筑工程智慧化工地建设内容指引》,统一数据及接口标准,建立“数字住建”一体化数据标准,提升项目管理智慧化、规范化水平。

聚焦“试点有实景” 强化典型培树样板示范

拓展应用新载体。坚持“试点示范+全域推进”,累计培育4批次123个试点项目,实现辖区全覆盖、类型多样化;通过开发应用“智能建造项目管理系统”,加强试点申报管理和监测评估,引导试点项目重实操、求实效。以学校、医院等政府投资项目为重点,探索形成以施工总承包、全过程咨询、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的“智能建造总控模式”,构建起3个“一”为核心、2个“靶”为目标、4个“化”为基础以及6个阶段、N个场景的智能建造工作体系。

大力推广数字化。依托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先行先试数字平台管理,探索BIM+GIS(地理信息系统)、北斗定位、智能装备、电子签名签章等技术全过程应用,形成“重大项目数字平台管理”“原生电子文件归档”等数字化管理模式,在项目提质、增效、降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地铁三期工程采用“原生电子文件归档”已分别为项目节省资金约1800万元和1900万元。

培育打造新业态。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建筑产业互联网发展路径及应用研究,依托青岛在工业互联网、集成家装、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的产业基础,支持海尔卡奥斯建设建筑工业互联网,加强与云筑网、盈造网、铯镨等平台合作,培育推广了青岛地铁智慧管理、优材优建、绿建云、攀雀智能建造等23个行业级、企业级、项目级建筑产业互联网开发应用示范项目,推动行业提效率、降成本。

聚焦“科技有实用” 强化创新驱动数字赋能

加力搭建基础平台。统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以CIM(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为数据底座,开发“智能建造创新协同平台”,贯通发展改革、自然资源规划、住房城乡建设、行政审批等信息平台,建立全市一码到底的工程编码体系,实现项目立项、规划审批、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项目监管等环节数据打通、业务数字化归集管理。截至2024年11月,全市纳入智慧化监管项目3000余个,汇聚共享行业管理数据近4亿条。

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培育建立绿色低碳建筑数字化建造、建筑设计数智化等16个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依托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项目组建由多位院士领衔的“岩土和隧道工程灾害防控与智能建养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隧道智慧建造标准等多项国家级科研任务。指导企业研发首台(套)“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无人塔吊等智能建造装备,并在胶州市黄埠岭棚户区改造、黄岛区中医院等项目落地,打造建筑工程“群体智能建造”新模式,助力工程建设组织方式变革。

加强技术成果应用。自2018年起,在胶东国际机场等14个国有投资公共建筑项目开展BIM技术应用试点,将BIM技术应用纳入智能建造项目评价体系,在“智能建造创新协同平台”中开发BIM图审、辅助招投标、档案收储等应用模块,推动企业多终端生产协同、共享管理。涌现出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海天中心等一批“一模到底”示范工程,并及时将有关经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

聚焦“产业有实体” 强化内培外引差异发展

促进区域错位发展。2024年印发《青岛市智能建造产业园评价标准》,推动智能建造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聚。坚持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在崂山区重点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建筑设计辅助应用;在西海岸新区打造以新型装配式部品部件、被动房技术研发为主的智能建造产业园区;支持城阳区建设智能建造、新城建、数字家庭综合示范区;在胶州市积极培育装配式装修、钢结构建筑、建筑工业互联网等产业生态;推动莱西市传统装配式产业基地智能化升级,形成智能建造特色产业“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

促进行业协同发展。大力引育智能建造龙头企业,通过开放保障性住房等项目场景,支持企业研发混凝土、钢结构等模块集成建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与本地设计院所开展AI在建筑设计、智能家居领域的技术合作。建设北方全屋智能开放实验室,赋能好房子建设,加快打造智能建造产业矩阵。

促进产技融合发展。在全市布局22家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支持企业开展装配式建造技术、部品部件标准化和产业化研发应用,夯实智能建造工业化基础。依托地铁、隧道等重大项目,形成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配式预制、拼装技术,实现项目全流程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

聚焦“企业有实力” 强化资源聚合扶优做强

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强化智能建造全产业链发展,培育本地勘察设计、造价咨询、数字科技等智能建造领域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推动海尔集团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等产业资源,打造智能建造与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生态。2024年有69家企业入选全省建筑业全链条龙头骨干企业。

塑造数智转型优势。2024年5月,组织遴选首批19家开发建设、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咨询企业纳入全省智能建造试点,推动行业头部企业数字化转型,自主研发应用企业级数字化综合管理、智慧运维平台和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等,以数字化统筹企业管理、项目建设。

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推动青岛理工大学、青岛黄海学院等多所驻青高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培养智能建造人才1100余人。2023年,依托行业协会成立青岛市智能建造专家委员会,推动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建立15家建筑产业工人实训基地,培训各类专业人才2.1万名。2024年5月,组建青岛好房子产业联盟,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形成智能建造发展合力,满足行业转型变革新要求。

下一步,青岛将围绕智能建造工作总体发展目标,聚焦“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持续探索智能建造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新模式,重点在行业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培育、试点成果推广、优化监管服务模式等方面再深入再提升,把更多试点经验转化为推动行业进步的新质生产力,争创全国智能建造发展标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海南:鼓励存量房屋建筑用于康养产业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推动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鼓励存量房屋建筑用于康养产业。允许盘活利用现有空闲商业用房、厂房、校舍、办公用房、培训设施及其他设施提供康养服务,并

0评论2025-03-05304

扩围!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
近期,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在前期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基

0评论2025-02-18337

立法助力打造养老“幸福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要求到2029年,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扩容提质增效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到2035年,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供给与需求更加协调适配,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相关法规制度的支撑必不可少。我国多地制定并施行相关法律法规,以法治力量助力打造养老

0评论2025-01-17354

海南修订燃气管理条例
新修订的《海南省燃气管理条例》于本月起实施。据介绍,在条例内容修订过程中,海南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践需求,注重用创新的制度设计理念和方法回应发展趋势和群众期盼,加强对燃气行业发展的正向引领。

0评论2025-01-17352

新时代城镇水务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中规院水务院学术成果发布会异彩纷呈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中国建设报社联合主办的新时代城镇水务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中规院水务院学术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有关治水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进新时代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0评论2025-01-16388

聚焦园林绿化“小切口” 改善人居环境“大民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等作出部署。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2023年,全国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约6.6万个、完成投资约2.6万亿元。这其中,建设‘口袋公园’4100多个、绿道5300多公里、拓展草坪开放空间1.1万公顷。”一句句平实的语言中蕴藏力量、振奋人心,一个个务实的举措中鼓舞干劲、提振信心。

0评论2025-01-1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