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全国建筑工地进入加速复工阶段。截至202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全国13532个工地开复工率达23.5%,劳务上工率27.5%,资金到位率35.0%。尽管整体进度仍处恢复阶段,但华东、华南等区域领跑全国,非房建项目启动进度快于房建项目。叠加专项债发行规模同比大幅增长,行业景气度回升预期增强,市场对建筑板块的关注度持续升温。
复工节奏分化:华东领跑,非房建成复苏主力
从区域分布看,全国工地开复工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化。华东地区开复工率达36.5%(全国平均水平23.5%),领先优势显著;华南地区略高于均值,西南部分省份因资金改善进度加快,北方市场则处于正常回升通道。非房建项目(如高速、高铁、水利)平均复工率为24.2%,较房建项目高3.3个百分点。其中,华东非房建项目复工率达30%以上,基建类项目成为复工主力。
分项目类型看,房建项目整体复苏偏缓,全国平均复工率仅20.9%。东北和华南地区房建复工率同比略高,但其他区域仍受制于地产投资低迷和资金到位压力。非房建项目中,交通基础设施类项目复工率提升较快,但工业厂房、园区建设等类型项目仍处于恢复初期。
复工差异的背后,与资金到位情况密切相关。全国工地资金到位率为35.0%,但北方市场资金到位率同比降幅较大,成为拖累复工进度的关键因素。专项债发行提速(累计同比+79.92%)或为后续资金缺口提供补充,但短期内仍需警惕区域流动性分化风险。
市场表现:板块超额收益延续,细分领域活跃度分化
春节后建筑板块延续季节性强势。以2025年1月27日至2月14日数据为例,申万建筑装饰指数累计上涨3.3%,跑赢沪深300(+0.6%)和上证指数(+0.5%)。子板块中,其他专业工程(+5.67%)、工程咨询服务(+3.20%)、钢结构(+2.30%)领涨,化学工程成为唯一下跌板块。
个股层面,103只建筑类股票上涨,科技属性较强的企业表现亮眼。深桑达A(+31.13%)、中化岩土(+17.96%)等涨幅居前,反映出市场对智能建造、绿色建筑等新兴领域的关注。另一方面,城投债市场净融资额波动(累计-619.35亿元)与部分房企债券收益率异动(如万科债券涨跌分化),表明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定价仍在持续。
从资金面看,专项债发行放量(本周新增1524.10亿元)与地方隐性债务化解(江苏、江西等再融资专项债发行)并行,政策端对基建的支撑力度未减。但需关注货币市场利率上行(7天回购利率涨12BP至1.94%)对融资成本的潜在压力,以及复工后建材需求回升对产业链价格的传导效应。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或导致复工进度反复;房企资金链压力或拖累房建项目回暖;专项债资金落地效率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