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快讯首页 频道列表

揭秘绿色建筑背后的“黑科技”

2025-03-17 11:211640
千万IP创科普,共筑科技强国梦。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科普部与人民网联合策划推出“见证科技之路”主题报道,聚焦国家科技战略政策、重要科技奖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等,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采访调研,推出一批生动鲜活的科普精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在国家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雄安,一座“会呼吸”的绿色建筑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它就是雄安“碳中和广场”。这座建筑不仅是中国在“碳中和”领域硬核技术的展示窗口,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近日,记者走进雄安,探寻这个绿色建筑背后的“科技密码”。

“会呼吸”的零碳建筑

雄安“碳中和广场”坐落于容东CBD核心区,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集办公、展览、多功能厅、邮局等多功能于一体。其建筑体块错动出挑,巧妙地与周边景观融为一体,宛如一个“生态园林”中的“绿色盒子”,能够“吸入”阳光并“呼出”清洁电力。

作为雄安新区首个获得国内零碳建筑认证与国际PHI被动房认证双重顶级认证的建筑,“碳中和广场”减碳成效显著。据中电建河北雄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夕玉介绍,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19.87吨,相当于种植近18000棵成年树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这不仅助力雄安碳减排目标的实现,还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此外,“碳中和广场”还将成为科普教育基地,提升公众的“碳中和”认知,增强社会的绿色环保意识。


“绿色建筑”背后的“黑科技”

雄安“碳中和广场”作为3.6万平方米单一体量的住建部零碳科技“示范工程”,融合了多项前沿技术。中电建河北雄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张细荒进行了细致的解答,他指出,超低能耗建设系统为节能奠定了基础,通过优化保温隔热和气密性,从源头降低了冷暖能耗。高效机房作为“动力心脏”,保障了能源在建筑内部的高效流转。高效末端新风系统则实现了室内环境舒适与能源节约的双赢。光储柔电力系统集成可存储光伏电力,并依据需求与环境智能管控电储放,减少了对电网的依赖。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则如同“智慧大脑”,确保各技术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发挥最大的节能功效。立体绿色碳汇系统则通过绿色植被吸收二氧化碳,调节微气候,降低碳排放,与其他技术互补,提升了生态效益。

“碳中和广场”要实现建筑整体的零碳目标,“立体碳汇生态系统”至关重要。该系统依托生态体系“过滤”二氧化碳,变身天然的“空气净化器”。立体碳汇系统像多层绿色“碳捕捉网”,从不同高度通过植物的生理和物理作用,降低建筑物空调和供暖负荷,减少设备耗电,提高地表反射率,间接达到等效二氧化碳减碳作用,增加碳汇量,助力碳平衡,提升生态和生活品质。

绿“见”未来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超低能耗建筑、高星级绿色建筑、零碳建筑等“绿色”建筑不断涌现,建筑光伏、光储直柔等“绿色”技术突飞猛进,“减碳”在中国建筑领域蔚然成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零碳专家、设计负责人赵颖强调,建筑业是全球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为达成国家“双碳”目标,建筑行业需形成强烈的环保共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加速技术融合。

“建设项目应着眼绿色建造理念,关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节能减排。在立项阶段,全面评估项目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设计阶段,调动被动式设计策略与数字化模拟技术,优化建筑布局、朝向与空间形态,提高采光通风利用效率;施工阶段,向绿色施工技术与高效管理方法转型,利用装配式建筑工艺,重视资源循环再利用系统;运营阶段,通过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与设备运维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建筑能耗与设备运行状态,及时优化调整,确保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运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过程安全、品质保障的理想建设目标,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绿色家园。”赵颖向记者介绍。

绿色低碳“建”未来、稳扎稳打“筑”一流,中国建筑行业正向“低能耗、低排放、碳达峰、碳中和”的明天阔步前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业界:推动科技创新 强化工程建设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面前,工程建设领域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人才建设为支撑、以全球市场为舞台,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日前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举办

0评论2025-02-26311

安徽华仕龙建材取得建材装饰膜印花装置专利,避免装饰膜出现褶皱情况
金融界2025年2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安徽华仕龙建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建材装饰膜印花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475682 U,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装饰膜加工

0评论2025-02-18175

河南平顶山出台条例 提升农村自建住房建设管理法治化水平
据河南省平顶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消息,《平顶山市农村自建住房建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为加强农村自建住房管理提供有效法治保障。

0评论2025-01-17189

变与不变——关于城市体检工作方法的思考
从2018年开始,住房城乡建设部即开展城市体检工作,2019年选择11个城市开展体检试点,2020年选择36个样本城市全面推进城市体检工作。2021年,城市体检样本城市数量扩大至59个。与此同时,各省也逐步开展省级试点工作,地级市、市辖区、县(市)加入到城市体检的行列中。当下,通过城市体检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推动系统治理“城市病”的新规划建设理念已被各级城市主管部门熟知并运用。

0评论2025-01-17225

清理河道垃圾践行环保理念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党委组织全乡各村党员志愿者开展“党员活动日”志愿服务活动,400多名党员志愿者分赴董铺水库、滁河干渠、南淝河等河道沿岸清理河道、河岸漂浮物和可见垃圾,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环保理念,扮靓乡村环境。图为志愿者在捡拾河道边的垃圾。

0评论2025-01-16230

河道与城市发展有机共生的上海新实践
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上海市水务局联合编制的《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面向社会公众公示征询意见。

0评论2025-01-16255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