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云-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平台

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268835486

建筑安装工程合同价纠纷成因及应对策略

   2022-03-03 暮雨潇潇uionmj12660
导读

建筑安装工程合同价纠纷成因及应对策略

       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包括了质量、造价、工期三大要素,其中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明确,其表现得相对稳定,而造价和工期相对比较活跃,必须靠承发包双方协商约定。三者之中因工程质量和工期有很明确的奖惩条款,因而纠纷较少。但工程造价则不然。由于工程造价是发包方与承包方双方经济利益的最终体现,也往往是双方矛盾发生的焦点,因而出现纠纷相对较多。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合同纠纷呢?

       一、情势变更原则与合同价的关系

       所谓情势,是指合同成立时作为该合同赖以成立的客观环境或基础。所谓变更,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作为合同赖以生效的客观环境或基础发生了异常的变动。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在合同关系确立之后,作为该合同赖以成立的情势,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发生了事先不可预料的变化,从而导致原来的合同关系显失公平时,应酌情变更或解除合同关系的一项法律原则。情势变更的发生是引起合同价调整的基础,也是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变更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发包方与承包方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而明确双方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市场机制核心,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灵魂,工程造价则在建筑市场诸运行机制中发挥核心和导向作用。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工程造价往往要发生变化,直接关系到承包双方的经济利益,遇到政策性价格调整如果还按原来所签订合同继续履行,势必造成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通常发包方认为合同一经双方签订,既发生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积极主张按原来约定继续履行合同,而承包方坚持要对合同价进行调整,对有关价格条款的约定进行变更,那么这时合同是继续履行还是予以变更呢?承发包双方虽在合同中没有约定遇到国家政策变化而对合同进行调整,但合同中有关价格的约定所依赖成立的的客观条件或基础发生了变化,即原来约定中的价格条款因国家政策进行了调整,继续履行合同势必导致有失公平,并且承发包双方签订合同时是无法预料到国家政策何时进行调整以及调整幅度、范围如何。但这些因素不能归责于当事人,应适用情势变更的原则,对原合同中有关价格的条款进行变更后继续履行合同。

       在运用情势变更原则时要着重考虑:要正确认定情势变更的事实,准确掌握适用情势变更的判断标准,造成合同价赖以成立的条件或基础是否发生异常变化,而且由不能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造成的。如国家政策性价格调整、建筑安装工程计价标准、程序等的调整,继续履行合同势必造成显失公平的后果,应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在时间上情势变更应当是发生在合同生效以后,合同关系消失之前。当事人的主观上应对情势变更的发生无法预见,而且情势变更是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发生的。在结果上,因情势变更致使原合同的履行显示公平,并且不公平的程度是显著的,这是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中心要件。以上各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因此,政策性价格调整是情势变更的一种,是合同价格变化的原因和基础,合同变更后价格变化是政策性价格调整的结果。

       二、市场风险与合同价的关系

       市场风险不能影响合同价的变动,市场风险由当事人自己承担。市场经济存在着竞争,有竞争就存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企业在从事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经营筹划和决策上的非理性,及管理的不科学,致使按理能赢利的项目却导致亏损。市场风险是当事人应当预见的客观情况,而情势变更则是当事人无法预见的。如:某施工单位施工中偷工减料,疏于管理而造成返工,以致拖延工期,导致工程成本加大而合同无法履行或需延期履行。由此产生的责任应有承包方自己承担,不能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原合同约定价格条款不能进行变更,并承担违约责任即过错责任,对所造成的成本增加,工程造价实际高于合同约定价格则无法得到补偿。因此承包方只有努力加强管理,降低市场风险,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合同价纠纷的成因及危害

       1.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法制观念。承、发包双方只注重合同形式,不重视合同的约束力,甚至不具备法人主体资格,内容不合法,从而导致合同无效或合同部分条款无效。并且签订合同时不严肃、不认真、不规范、不按合同约定行事甚至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合同,合同尚未签订就已开工等。这是造成合同价纠纷的主要因素,结果严重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影响了企业的经营,造成承、发包双方发生纠纷诉诸法律,无论双方哪一方胜诉,双方都会为此过多的消耗人力、财力。

       2.施工企业尽管在招投标中竞标成功,但有的发包方并不按中标报价签订合同,而要求再让利或要求带资、垫资等才签订合同,施工企业则想尽快得到工程任务,只好再降价或答应其他苛刻条件而草率签订合同,从而造成许多危害。

       四、防范合同价纠纷发生的应对策略

       合同价纠纷也和其他纠纷一样,应重点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然后是“治于已然”。首先从提高合同意识入手,无论承包方还是发包方都应认识到双方的一切权利义务都是基于合同而产生的,建设行政部门也应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手段使承发包双方增加法律意识,尤其是对《合同法》的学习。承发包双方也要自觉地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做到学法、懂法、用法。其次签订合同是基础,履行是关键。签订合同时要非常慎重,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各种经济合同中最为复杂的一种。要做到合同的内容、形式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合同双方应具备主体资格。仔细地推敲,准确地拟订合同每一条款,加强合同审查管理,减少合同缺款漏项,签订一个合法,有利的有效合同。有关工程造价的条款一定要在合同中约定明确,如注明不可以调整的内容以及范围,在合同履行期间不因价格变化而调整。可以调整的内容以及调整的范围和方法。另外还须发包方或业主是否取得了《土地使用证》、《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如某房屋开发公司将一幢综合楼的主体工程发包给某施工单位,在上述有关证书未取得情况下,该施工单位仍承包了该项工程并连续施工近8个月,后双方发生纠纷,诉至法院,因该工程属违法工程,致使该施工单位受到7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再次加强合同管理,明确鉴审内容。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及工商管理部门在合同签订前要对承发包双方协商一致的施工合同草案进行合法性、真实性、可行性和平等性方面进行签审,这是非常必要的一道环节。通过鉴审保证了合同的合理合法、条款完备、内容严谨、支持和保护合法经济活动,维护建筑市场运行秩序。

       五、工程造价纠纷的解决途径

       1.合同双方可自行协商解决。双方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规的情况下,双方自愿按照公平合理、诚实信用、等价有偿的原则,交换意见,最终达成一致。

       2.调解或协调。由合同鉴管部门会同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根据承发包方的要求,及时、准确、公正、合理地依据资料(如合同、图纸、会审纪要、施工记录、现场签证、设计变更等有关文件资料)。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zy88.cn/news/show-238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850-1518

版权© 建筑云   京ICP备2020049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