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的利润是非常恐怖的,而且建筑行业一般一个工程周期都比较长,往往是以分包的形式承接,但是最后一个工程所带来的利润是非常恐怖的,那么在高利润的情况下就避免不了会出现税收问题,那么建筑行业存在什么问题呢?建筑行业又能够依靠什么样的政策来进行税务筹划呢?怎样的税务筹划才能够达到节税的效果呢?
建筑公司税收现状
1、企业支出无票
建筑企业较多的个人包工头和无证施工队都无法提供合规专票,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隐形成本”,导致企业利润虚高。而且承包工程需要开工程专票,建筑工程公司如何获取合规发票是比较头疼的。
2、个人所得税高
建筑企业发放工人工资后,因包工头和施工队和建筑企业不存在直接的合同用工关系,企业结算个人的支出,应当按照经营所得代缴个人所得税,企业漏交或不代征代缴个税成为建筑行业的显著问题。
3、企业用工成本高
建筑企业用工不足,因施工环节多、管理链条长、作业流动性大;劳动力地域发展不平衡;年轻人不愿意做苦力,工地上大多是三四十岁的男人,建筑行业出现包工头老龄化问题严重。
这些问题给建筑企业的税负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那么究竟该怎么办?
其实,可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在园区成立分公司用总公司的资质承接业务,设立的分公司在税收洼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税收洼地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当地政府财政激励支持!
园区对注册企业的增值税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奖励;
企业所得税以地方留存的30%~60%给予扶持奖励
财政扶持按月返还,当月纳税,次月扶持奖励;
个人独资企业可以申请核定征收,核定后综合税负4%以内;
案例分析
个人独资,业务分包
建筑企业可以将一些无法或难以获得进项成本发票的业务,分包给个人独资企业,享受核定征收。(如:机械设备租赁、建筑设计、劳务服务、工程管理、工程技术服务等)
这里以开票500万,在完全没有进项发票的条件下为例:
增值税: 500/1.03*3%=14.56万
附加税: 14.56*3%=0.44万
所得税: 500/1.03*10%*35%-6.55 =10.44万
实际纳税额 : 14.56+0.44 +10.44= 25.44 万。
个税税负:2%,综合税负5.08%!相比较之前40%的税负可以说是节省上百万了!
建筑行业35%的毛利润看上去很高,其实做工程的都知道,一个工程真正干下来,其实并没有这么多;
建筑企业饱受支出无票场景的困扰,比较常见的包括:工人工资支出无法列支成本、机械设备租赁无法取得发票、供应商不能开票等情况皆会因为支出无票增加企业支出成本,造成企业利益虚高。这时,就一定要学会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总结:
对于税务筹划,只要是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熟读相关税法,并且熟练掌握合法节税技巧的大前提之下拟定的企业避税方案,在执行落地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一般都不会引起税务的注意。
其实合理的企业避税和违法的偷税逃税其实只有一线之隔,企业一个微小的操作失误很可能就会被税局判定为违法。
想要合理企业避税,其实税局也懂“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只要在企业避税操作时注意不要跨过违法的红线,合理合法的企业避税是完全没问题的。
任何人都有安排自己生意的权利,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待遇,而不是强迫他缴纳更多的税款。
说到避税,你可能会问:“纳税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怎么能说合理的避税呢?“避税不是犯罪吗?我们能做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它。避税不同于逃税。避税是以合理的方式减少税收支出,而逃税不是对需要纳税的项目纳税。
合法避税是指纳税人在尊重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逃避纳税义务,减少税收支出。合理避税不是逃税,它是一种正常的法律活动。合理避税不仅是财政部门的事,还需要市场、商业等各部门的配合,从签订合同、资金收付等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