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云-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平台

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268632334

丁烈云代表:以“百年建筑”推动住宅产品的供给侧改革

   2022-03-09 金台资讯2010
导读

丁烈云代表:以“百年建筑”推动住宅产品的供给侧改革

如果建筑寿命延长至70年,到2060年将累计减少130亿㎡新建建筑,累计可带来数十亿的碳减排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烈云提出建议,以“百年建筑”为目标,推动住宅产品的供给侧改革,引导开发商建设对社会形成长远资产。

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每年拆除的房屋建筑面积约为17亿平方米,平均建筑寿命不到40年,是欧洲建筑寿命的四分之一,其中约50%的建筑被过早地拆除,造成巨大的能源、资源浪费和二氧化碳排放。

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与碳排放数据专委会的测算,如果建筑寿命延长至70年,到2060年将累计减少130亿㎡新建建筑,累计可带来数十亿的碳减排量。因此,将建筑的寿命标准提高到一百年甚至一百年以上,杜绝“大拆大建”,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居住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丁烈云提出以“百年建筑”为目标,推动住宅产品的供给侧改革的建议。丁烈云认为,目前我国住宅产品供给在适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等方面不尽人意。“由于住宅设计建造思维与技术手段落后,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缺少可改造性和未来适应性,不利于长期维护与更新。”丁烈云提出,我国房地产业应从的碳中和角度重新审视我国住宅产品供给模式,以“百年建筑”为目标,推动住宅产品的供给侧改革,引导开发商建设对社会形成长远资产、对每个居住者形成长久价值的住宅产品,构建面向未来的人居生活环境。

丁烈云建议把发展“百年建筑”的纳入《建筑法》,通过立法的方式,建立百年建筑的标准。标准涵盖不同建筑类型,覆盖设计、施工、验收、评价、检测与维护等个环节的百年建筑标准体系。他认为,通过立法的方式,不但能推动百年建筑关键技术研发,还能推动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实现百年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部件生产的工厂化,现场施工的装配化和土建装修一体化。

他提出,出台推动百年建筑激励措施,明确发展目标与工作机制,并在金融、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对百年建筑发展予以支持。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zy88.cn/news/show-244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850-1518

版权© 建筑云   京ICP备2020049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