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行主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优化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等重大战略工程,加快技术革新应用运用,通过线上(新一代系统)线下(人工识别)融合,上(远程授权中心)下(网点)联动,银(银行)警(公安部门)协同,建立冒名防范机制,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为一线网点在业务办理中提高风险防控水平,改善服务,增强效率提供有力支撑为客户资金安全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防线。
一是远程审核、火眼金睛。现阶段,银行卡账户开立大部分通过智慧柜员机渠道办理,而网点大堂维护人员紧缺和客户众多的现状,使得智慧柜员机服务支持人员面临很大的身份审核压力。特别是冒名开户团伙运作日趋职业化、专业化,更是加大了身份审核的风险性。2016年11月,该行上线智慧柜员机远程集中审核,通过集中审核,统一审核标准,强化人员审核专业性,有效地堵截冒名开户,提高了网点客户身份审核风险控制能力。
二是应用人工智能,试点人脸识别。2017年4月,该行启动智慧柜员机审核人脸识别应用试点。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的人脸进行比对,最后反显人脸识别相似度,辅助行内人员进行身份核实。据了解,智能化的系统识别,在数据上更具客观性及科学性,同时自动识别通过的82%高阀值关卡,也确保了识别的准确性。而低于82%的相似值,则为人工审核提供了参考意见,有助于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
三是灰名单、预警信号。当发现冒名开户时,该行工作人员可以在新一代单笔核查中设置“证件灰名单”或“照片灰名单”,当该身份证信息再次出现在身份审核申请中时,系统将会提示“此身份证曾被不法冒名,请重点关注!”。当客户面部信息满足照片灰名单信息时,系统将进行弹屏提示:“此客户曾冒名办理业务,请重点关注 。”东莞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一代“证件灰名单”、“照片灰名单”功能的上线,进一步填补了系统预警的空白,在源头上遏制了冒名开户的咽喉,使之无处可藏。
四是联合协防。为使智慧柜员机审核中心更好地与网点联动协防冒名开户案件,该行制定了《网点急速联系人名单》、《网点应急响应方案》,明确远程授权中心发现客户冒名开户后,如何与网点快速开展联防的分工职责、堵截流程等方面。
五是警银联动。加强与地方公安部门的沟通,得到公安部门大力支撑,为网点冒名开户案件提供快速的警力支撑。网点发生冒名开户案件时,当地派出所能迅速地到达现场,将冒名份子捕获,对冒名开户份子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有效地打击了冒名开户案件,
六是预警联防。借助龙信平台,建立“冒名开户龙信协防平台”交流群,向全行及时发布冒名开户案件,形成快速信息沟通交流机制,全行联动,有效堵截冒名开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