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云-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平台

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268672921

建筑建材行业深度报告:BIPV风口提速建筑节能不是空谈

   2022-03-28 东方财富网15470
导读

建筑建材行业深度报告:BIPV风口提速建筑节能不是空谈

2020 年是 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元年,BIPV 技术及应用场景不断演进,落地项目也日益增多。作为新建材形态,其发展进程值得关注,业内已形成了一些共识,例如BAPV 主要应用于存量改造,BIPV 更适合新建建筑,以及工商业更适配BIPV.推广过程则存在诸多痛点待解决,我们从建设方、使用方、运营方3 个角度梳理:对于建设方,投资较大、回收周期较长,且建设标准不明确,容易出现无法验收的问题;对于使用方,需承使用成本,基于对经济效益、企业自身经营稳定性的担忧,可能会降低使用的积极性;对于运营方,运维周期较长,对企业稳定性更敏感,容易和业主产生利益分歧。此外,在电池路线选择上,晶硅组件拥有高转化效率、低成本、高单位面积容量等特点,因此主要用在屋面场景;薄膜组件户外性能明显更优,尤其是立面场景。

建筑、光伏、建材、家电行业龙头频频切入BIPV 领域。2020 年以来,建筑与光伏企业战略合作频现,携手布局BIPV 产业,不断开发各具特色的“建筑光伏一体化”产品。

BIPV 需平衡多方利益,衍生出多种合作模式。参与方出发点不同,投资方更注重电站运行的平稳性,资金回收的周期性;使用者则更注重BIPV 的质量和能否达到设计标准、是否能为企业带来额外收益,保证企业持续运营。因此,切入点不同商业模式各异,较为典型的包括①隆基参股森特模式、②“防水”模式、③创维模式等。

BIPV 有望带动薄膜电池快速增长。薄膜电池受制于电池量产效率与成本,当前体量目前尚小,但具备能量转换效率高、成本低、温度系数低、弱光效应好、造型美观、透光率高、施工难度低等优势,因此较为适用BIPV 市场。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强制执行,立面BIPV 的发展有望带动薄膜电池快速放量。CdTe 是薄膜电池主流技术。2020 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约10GW,产量约6.48GW,其中CdTe 电池产量约6.2GW,占比为95.7%,CIGS 电池产量占比为4.2%。国内薄膜电企业数量偏少。美国First Solar 产能规模有明显优势,截至目前,国内实现量产的包括成都中建材、杭州龙焱和中山瑞科3 家,成都中建材目前在产产能100MW.CIGS 太阳能薄膜电池,国内实现量产的包括汉能、中建材等,其中,中建材凯盛科技在产产能300MW,中建材Avancis 在产产能200MW。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zy88.cn/news/show-260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850-1518

版权© 建筑云   京ICP备2020049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