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墩,又称门座、门台、门鼓,抱鼓石。最早由门枕石演变而来,门枕石是由一块整石雕刻而成,中间有一个槽用于支撑门框,门内部分有一海窝用于插入门纂,与固定在中槛上的连楹,一起起到固定门轴的作用。
一整块的门枕石被人叫做“门当”,而门框上突出的门簪则叫“户对”,它们一对在下,一对在上,便是“门当户对”的由来了。渐渐地,在后来的漫漫岁月里,门枕石在外面的部分独立地发展起来,形成了独特的门墩传统。
相传,在古代,打仗胜利归来的将军,为显耀其赫赫战功,把战鼓置于门前,后来逐渐衍变为抱鼓石。抱鼓石有击鼓、升堂、听政之意,只有衙门或官宦之家才可置立。抱鼓也有通报来客之鼓的寓意,说明主人的人缘儿好,家业兴旺。
小小门墩,多样图案,使门的建筑富于变化和灵气。这些门墩借助人物、草木、动物、工具、寓言、几何图案,表达了四合院的建筑者们希望长寿、富贵、驱魔、夫妻美满、家族兴旺的美好心愿。
比如说:“鱼”和“余”、富裕的“裕”谐音,象征吉祥富裕、美好。雕“莲”和“鱼”的图案象征着“连年有余”。雕鲤鱼跃于两山之间的流水之中,表示鲤鱼跳龙门,象征着仕途高升。
“狮”和“嗣”、“事”谐音,双狮并行是表示“事事如意”,狮佩绶带表示“好事不断”,雌狮伴幼狮是预祝“子嗣昌盛”,狮子咬住绣球则是将有喜事上门的吉兆。
雕一个佛手柑、一个仙桃、一个石榴。象征“多福”(“佛”字的谐音)、多寿(桃子象征长寿)、多男子(石榴子多)。佛手柑、桃子、石榴组合在一起,便成了人生幸福美好的象征。
雕三只绵羊,表示三阳已生,否极泰来,即情况由坏变好,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雕两个柿子,一支“如意”。象征着事事如意。
雕一只猴子攀援在枫树枝上,想摘取挂在枝头的官印,树旁蜜蜂翻飞。利用汉字的谐音,取意“封侯挂印”,象征升迁,官运亨通。
以民间传说故事中“八仙”:汉钟离的宝扇,吕洞宾的宝剑,张果老大幽鼓,曹国舅的拍板,铁拐李的葫芦,韩湘子的笛子,何仙姑的荷花,蓝采和的花篮。八种物件的图案象征着八仙庆寿。
民间语言习俗,东、西、南、北与天、地,合起来称为"六合",泛指天下。门墩上雕鹿、鹤两种动物及花卉,利用“鹿”“六”、“鹤”“合”谐音,与象征春天地花卉一起,表示“六合同春”的涵义。
门是一户人家的吐纳之所,是中国古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以居为安。居住的要素少不了门,世界再大、修身齐家,是永远不变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