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群众对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形成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街道多措并举,使垃圾分类工作深入人心,切实提高辖区内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四方联动宣传深入人心
走进大港街道,各社区环境优雅,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识和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说起垃圾分类的好处,社区居民都会结合自己生活的变化聊上几句,让人感受到了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熟知和体验。
“垃圾分类其实是举手之劳的‘小事’,最重要的是好习惯的养成。”孙阿姨说,以前她也对垃圾分类了解得不多,但得益于垃圾分类宣传员的一次次耐心宣传,如今这件“小事”已成为她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据了解,为增强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有效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及准确率,大港街道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充分发挥“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党员、楼栋长”四方联动机制作用,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社区组织协同共治,广大居民积极参与,34个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营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2022年以来,该街道共组织各类宣传实践活动950余场,发放宣传材料8万余份,入户宣传1.9万余户次,宣传覆盖12万余人次,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参与率达到88%。
撤桶并点提升分类质效
目前,大港街道在建成28座分类箱房的基础上,分批次逐步实施“撤桶并点”工作,截至2022年年底,晨晖北里、福安里等11个小区已完成撤桶工作,将原有609个点位合并为126个,实现了定点投放,提升了分类质效。同时,抓实厨余垃圾前端减量,利用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就地处理厨余垃圾130余吨,将转化产生的有机肥料一部分回馈给居民用于花草种植,一部分交由物业服务企业用于小区绿化,有效实现了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22年,该街道共计分拣厨余垃圾2290余吨,回收再生资源60余吨,回收有害垃圾2220余吨,其中已撤桶小区生活垃圾回收量占总量的35%至45%。
三定一督引导源头分类
借助大数据平台监管,大港街道还对居民参与投递情况、智能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实现智慧化计量、溯源,目前数据平台已涵盖大港街道各个小区,2022年有效追溯劝导居民4.5万余户。通过定时、定点、定人督导的“三定一督”模式,采取积分奖励办法,在常态化引导居民源头分类上下功夫,2022年共计发放绿色积分卡5.6万余张,发放奖品、礼包3.1万余份,获益居民2.7万余人。
同时,借助执法力量进行有效劝导,按照《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对沿街商户、餐饮企业及公共机构开展政策法规宣传,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一年多来,执法部门对街道辖区内各类单位开展垃圾分类检查1000余次,对违规投放及不按规定设置分类容器的单位和个人处罚29起。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垃圾分类是对传统垃圾收集处置方式的改革,是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小区卫生整洁了,环境漂亮了,居民素质提高了,城市更加文明了。在大港街道,爱护环境日益成为居民的自觉行为,广大居民从日常生活入手,使生活垃圾分类逐步成为生活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