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快速发展,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建筑老化等“城市病”不断出现。开展城市体检是系统治理“城市病”的重要举措,这不仅关系城市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市民生活质量的直接保障。
如果城市是“有机生命体”,市民就好比是“细胞”,最清楚城市“病症”在哪里,他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感知与反馈是评价城市健康状况最直接、最真实的数据来源。笔者认为,城市体检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
去年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就要求城市体检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全方位、立体化、精细化。既要聘请城市管理、规划、建设方面的专业工作者担任城市体检的“专业医生”,开展“听诊问诊”,更需要邀请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和热心市民来当“医生”,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听诊问诊”,提高市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当然,为了让更多市民参与城市体检,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还需要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参与渠道和平台,让他们的声音能被及时、有效地传递。
城市体检过程中,以市民视角考虑问题可以更好地围绕市民身边的烦心事、期盼事,形成一份切合实际、指标具体、反映民心的“体检报告”。期待未来有更多市民参与城市体检,为城市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