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间,中国建筑(601668)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4.5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19万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9亿元;2024年全年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11元。公司2024年度拟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2.715元(含税)。
4月21日,中国建筑召开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会上,中国建筑高管表示,公司近期接续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估值提升计划,连续五年自愿性主动发布投资者保护工作报告,推动控股股东连续增持,回应投资者期待。公司正通过“366”战略市值管理模式,致力于提升公司的发展质量和投资价值。2025年,公司力争实现新签合同额超过4.6万亿元,营业收入超过2.28万亿元,继续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业绩。
从去年全年业绩看,2024年,公司房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坚持“两优两重”的市场策略,合同质量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房建业务新签合同额2.65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32万亿元。其中,工业厂房、科教文卫体设施等公共建筑领域新签合同额合计占比提升至65.6%,助推房屋建筑业务保持增长韧性。工业厂房新签合同额7216亿元,同比增长16.0%,合同额占比提升至27.2%,跃居房建业务细分领域规模首位。
同时,基建业务市场再获突破。报告期内,新签合同额1.41万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营业收入5509亿元。此成绩得益于公司在能源工程、水务及环保、水利水运等领域持续突破,新签合同额合计占比提升至53.7%,基建领域展现出强大竞争力和市场拓展力。能源工程新签合同额5008亿元,同比增长85.6%,合同额占比提升至35.4%,跃升至基建业务细分领域规模首位。
地产业务依然保持行业领先水平。2024年,公司地产业务合约销售额4219亿元,优于行业降幅10.6个百分点;合约销售面积1461万平方米;实现营业收入3062亿元。中国建筑深入研判房地产市场形势和政策变化,精准把握投资方向,聚焦核心城市和核心区域进行布局。全年新购置土地75宗,新增土地储备882万平方米,总购地金额1385亿元。新增土地储备全部位于一线、强二线及省会城市,土地储备结构进一步优化。
报告期内,中国建筑扎实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在总部层面累计完成227项改革举措、子企业层面累计完成4217项改革举措,连续3年获得中央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考核A级。
与此同时,中国建筑拟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2.715元,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24.29%,现金分红派息比例创上市以来新高。
中国建筑高管表示,公司正通过“366”战略市值管理模式,致力于提升公司的发展质量和投资价值。该模式涵盖了战略市值管理的三个价值(成长性价值、回报性价值、确定性价值)和六个管理路径(价值诊断、价值创造、价值经营、价值重塑、价值传递、价值实现),以及六个支撑要素(理念、目标、组织、制度、资源、绩效)。中国建筑通过这一模式,不仅助力提高公司的投资价值,也有效增强股东回报。
展望未来,中国建筑表示,公司将与广大股东、投资者一道,围绕坚持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坚持做强做优主责主业、坚持夯实基础管理根基、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坚持用经营效益回报投资者、坚持做好常态化市值管理等方面,塑强“科技中建”“价值中建”“幸福中建”的品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2025年实现新签合同额超过4.6万亿元,营业收入超过2.28万亿元,继续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业绩。